通往火星的路上,别忘了等等自己的灵魂

2021-04-21 09:14:34
高处果然不胜寒,不管是明星还是明星公司,都不好当。聚光灯一亮,台下所有眼睛和长枪短炮齐刷刷盯着,无论是在饭店抽烟、抠牙,还是谜一样的危机公关,都可能把你卷进舆论的暴风眼。

这两天,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特斯拉,又双叒叕出事儿了,而且事后处理还是这么让人看不懂。

4月19日,上海车展现场,一名女子身穿印有“刹车失灵”的T恤,爬上车顶大喊“特斯拉刹车失灵”,引来现场群众围观。女子很快被抬走,20日,警方通报女子已被行政拘留。

当然,最骚的还不是这些。

在现场一名特斯拉中国高官接受采访时说,“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”、“我们没有办法妥协,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”、“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,90%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”。

言论随即引起部分网友不满,认为回应过于傲慢,有激进声音甚至表示要“抵制特斯拉”“停业整顿”。第二天上午,官媒新华社二度下场,高调发文质问“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”,不能纵容“店大欺客”…

不仅如此,国家政法委的新媒体平台公众号“中央政法委长安剑”也在今日发文直接拷问特斯拉“责任何在?担当何在!?”

01 “失灵”的是车?还是危机公关?这显然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“不妥协” 。

2019年6月,车主韩先生在特斯拉官方网站购买Model S轿车,一次高速失速后,发现该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。韩先生马上联系了特斯拉的销售退车,但遭到拒绝。2020年12月,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韩先生胜诉,但特斯拉依旧不承认车辆有问题。

2021年1月,一名特斯拉车主充电后,车辆出现故障。特斯拉表示,这是由于国家电网电流太大导致。国家电网则毫不含糊地回怼,称在使用中电源线路电压稳定无异常,建议特斯拉公司请专业人士认真查找车辆充电故障原因。

于是在2021年2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5个部门,约谈了特斯拉在中国相关公司,谈话内容便是特斯拉最近被消费者投诉出现异常加速、车辆远程升级、电池起火等问题。

再回到“4·19”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。

舆论场上,大部分声音还是聚焦在事件本身:这名车主究竟是谁?为什么要采取极端方式?双方为何不能和平友好地沟通?

正如特斯拉高管所言,闹事车主与特斯拉是“老交情”了,一个多月前,就开始与特斯拉扯皮。

2021年3月9日,该车主坐在特斯拉车顶维权的视频曾引发关注。网 传视频中,该车主手拿扩音喇叭,重复播放“特斯拉Model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,引发交通事故,一家四口险些丧命”,并指控是由于特斯拉制动失控导致导致的事故,于是向特斯拉提出退车诉求。而特斯拉方面不承认失控问题。

据特斯拉称,经过对车辆数据和现场照片的查看与分析,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。特斯拉还提出让第三方进行检测,但是遭到了车主拒绝。车主称,事发后特斯拉把事故车辆给取走,所以从事故发生到后来4天之内,车主都没有能够再见到自己的车。

因此车主怀疑特斯拉方面可以利用这4天的时间修改车内的数据,从而导致第三方检测没有意义。这也是为什么,该车主一直不能与特斯拉达成和解,并且持续不断通过剑走偏锋的方式维权。

极端维权固然不可取,严重时甚至要负刑事责任,但一方面是特斯拉接二连三遭到消费者投诉,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回应态度不及期望。

种种迹象叠加在一起,难免让吃瓜看客难以分辨: 错的是特斯拉?还是这个世界?

02 特斯拉的“星辰大海”

从2020年初至今,特斯拉股价已上涨7倍多,稳坐全球市值最高车企宝座。

这波行情让无数空头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。想不到,这家车企2019年Q2还在亏钱,2020年估值就像SpaceX龙火箭一样,飞进了宇宙深空。

复盘中,人们发现了制程特斯拉估值的重要因素——市梦率。特斯拉的致命魅力在于,它描绘的美好愿景,不少投资者愿意相信。即便特斯拉估值水平已经很高,但在技术研发上的激进,又给了推高特斯拉“市梦率”更大空间,包括火星殖民、SpaceX计划、脑机接口、“无钴”电池等等。

马斯克也是个站在科技之巅的男人,被称作现实版“钢铁侠”。他早在20年前就立下了梦想:互联网、太空探索、人工智能、人类遗传和神经学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在造车上,特斯拉野心一脉相承。

特斯拉很早就意识到,只要技术到位,智能驾驶就可以具有无限商业前景。而在具体技术路径的选择上,透露着特斯拉的野心。从很久以前,马斯克就否决了激光雷达方案,转而选择“视觉为主+毫米波雷达为辅+AI算法兜底”的技术路线。目前,特斯拉是极少数选择这条路线的车企之一。

最显而易见的一层原因,在于激光雷达在欧美市场价格昂贵,且需要向外不断发射激光线束以主动感知环境变化,能耗感人;而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可以有效节约成本、提升设备续航。

更重要的是,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,在感知能力上尽管存在缺陷,但可以通过AI算法来弥补。这种方案的逻辑,与人脑一模一样,即通过眼睛接收可见光,将信号传输给大脑,经由大脑计算处理后,人就可以作出相应行动决策。

这条技术路线一旦跑通,不仅意味着设备在缺少能源补给的宇宙深空,能够拥有更长久的续航,更意味着特斯拉能够掌握无比强大的AI运算能力(思细级恐),那些在智能驾驶早期阶段“偷懒”选择激光雷达的玩家,届时将遭遇“降维打击”。

因而特斯拉在AI算法上,下了重注。

ARKK基金经理“木头姐”Catherine Wood曾为特斯拉背书,认为之所以给特斯拉智能驾驶业务以高估值,是因为特斯拉与其他多数公司相比,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经营时间较长,言下之意是特斯拉有大量数据积累。

而大量数据可以推动特斯拉智能驾驶进步,关键在于庞大用户基数,和神经网超级训练计算机Dojo。前者能够采集大量实际路况数据,后者能够处理采集到的数据,市值产生化学反应,帮助智能驾驶软件不断“迭代进化”。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需要通过不断降价,扩大用户基数——用户越多,数据越多。

经历重写之后的智能驾驶软件,目前还在测试阶段,所以特斯拉的这种“进化能力”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智能驾驶技术水平,我们现在不得而知。

但已经有人因为过于信任,而付出惨痛代价。

2018年加州硅谷发生的一起特斯拉车祸,当时引发全美关注,车辆撞上了位于加州山景城高速公路的水泥路障,华裔司机苹果公司工程师Walter Huang当场死亡。

2020年8月27日,一名美国男子在驾驶特斯拉回家时使用了自动驾驶功能,在此期间,那名男子在车里悠闲看电影。结果他的汽车却撞烂了一辆交警巡逻车,还撞倒两个警察。

2021年4月17日,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公路上,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期间撞树并引发火灾。该事故导致车上两名男子丧生,轿车也被烧得仅剩下一个车架。值得注意的是,警方发现,事发时,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。

今年年初,对于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,马斯克终于坦言:在爬坡量产阶段,特斯拉很难保证所有细节都不出问题,“在新车型的试产期间购买特斯拉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。”

03 别总盯着火星,地球上的事儿也得管管

“4·19”事件到现在,加上特斯拉此前一系列作妖,公司中国陷入新一轮舆论风波,比之前来得更猛烈。

在撞树、起火之人死亡事件发生后,特斯拉迎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TSA)、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(NTSB)联合调查。

马斯克的梦想是移民火星,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。

可是在前往“诗和远方”的路上,眼前的“苟且”已经成了最大障碍。

4月17日,北汽发布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,其搭载智能驾驶模块在城市道路中自如穿梭,能够完成左转、进入右转专用道、自主超车、规避“鬼探头”等等动作,而且游刃有余。华为轮值董事长直言:华为提供的自动驾驶能力“比特斯拉好多了”。

与此同时,苹果、谷歌、大众、百度、福特……众多实力都在对新能源汽车、智能驾驶赛道虎视眈眈。在海外,2021年1月,特斯拉在欧洲注册量仅占当月所有注册纯电动汽车的3.5%,并且将市场第一的位置弓手让给了大众汽车,而在去年1月,特斯拉份额还在5%以上;在美国,福特发布的纯电动车型也在威胁特斯拉地位……

这时候,特斯拉却接连曝出问题。这就让以低价走量的特斯拉非常尴尬——降价究竟是薄利多销还是偷工减料?还是二者兼有?要知道,在生死攸关的道路上,没人想把身家性命交给质量不过关的设备。对于继续积累数据、通向强大AI的特斯拉而言,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业障。

04 尾声

中国市场无疑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,2022年特斯拉总交付销量的40%以上将来自中国。马斯克也是知道的,他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热爱。

但中国有句俗语叫:磨刀不误砍柴工。

刚从破产鬼门关上逃离的特斯拉,在“星辰大海”的征途上,可不能忘了这点。

目前看来,这两大官媒还只是站在消费纠纷层面的点评,但其背后 所代表的分量不言而喻,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下一步新动作。

另外,中国也还有一句俗语:打铁还需自身硬。 归根到底国内的汽车产业还是需要自己有能力撑起场子,否则即便特斯拉因此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,也难以替代它的位置。

越是这个时候,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们越要发奋图强,奋起直追,不要辜负了现在的一片形势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